1.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讲的是什么

2.诺邓行记

3.诺邓古镇在哪里2019诺邓古镇旅游攻略

4.以《舌尖上的中国》的文体写一篇短文

诺邓井盐的害处_诺邓井盐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台词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该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台词分享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老黄的全名叫黄国盛,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黄,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

 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开始栽培黍。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这个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拉面,是兰州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曹石,计算机系硕士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和朋友组了一个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说唱乐队。身兼大学教师、乐队的主唱作词、多种角色的他,在这首最广为流传,描写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说唱里,一连串列举了陕西几十种诱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里,被冠以经典传统的是牛羊肉泡馍。泡馍是最土生土长的西安主食,吃泡馍最讲究的是掰馍,对西安人来说,这不但是个进食的过程,还是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讲的是什么

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邑名称,自唐代南诏时期开始,1300多年来“诺邓”这个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并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了千年不变的面貌,也是云南最早的盐业经济重镇,是通往滇西各地盐马古道的轴心地。诺邓村现仍保留着滇西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村中现存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庙宇建筑,还有2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另有古董、洞经花灯、传统工艺、节会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天然太极图”正中沘江与诺邓河的交汇处,沿诺邓河溯河而上四公里,就到了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之一的诺邓古村。一进诺邓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口盐井,这是一口21米深的千古盐井,古时人们会从井底汲取卤水再分给各家“灶户”熬制精美洁白的食盐,“味咸八井无双卤,体洁五云第一泉”就是称赞诺邓井盐品质优良的诗句,也孕育出了赫赫有名的“诺邓火腿”。诺邓曾是名噪数百年的盐业生产中心,至今在村北仍可见通往大理、保山、腾冲缅甸、丽江西藏四条“盐马古道”的石板路。

诺邓村四面环山,村子最低处海拔1900米,最高处的诺邓玉皇阁海拔2300米,高差较大。诺邓民居分布在诺水两岸,除了东面山麓“龙王庙”后有一小块较平坦的台地外,民居几乎都建在山坡上,特别是北山坡上的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楼院重接,台梯相连。被誉为“滇中一儒杰”的诺邓举人黄桂曾用“双桥镇小狭,水细未成河。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来形容诺邓民居的景致。村中的巷道用清一色的石板铺成,因山就势,纵横交错,三步一阶,五步一台,无人能数得清这些苍老的石台阶有多少级。民居建筑式样,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小四合院(天井面积只有一平方米)等,由于依山而建,构思变化奇巧,风格呈多样性,有的院落方方正正,宽敞通透;有的院落呈梯形分布,院中有院,一进一重;有的院落精巧玲珑,如一枚印章篆文布局。诺邓的民居建筑很讲究工艺美术;门、窗、木梁、柱、檐上的雕刻图案精细美观,山墙、院墙上均有绘画或图案,每户人家的正房、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艺,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绝少雷同。很多人家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文化的遗踪,目前散落在全村各户的古董、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就有10000余件。

诺邓村现有庙宇建筑、牌坊、祠堂十多处。村中有盐井龙王庙、黄氏题名坊、旧“五井提举司”衙门等。村后北山腹地有黄家祠堂。上行,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棂星门。前书腾蛟后题起凤,斗拱精雕,飞檐气派。木牌坊,飞檐斗拱,雄奇高大。棂星门上方便是村中最重要的名胜——“诺邓玉皇阁”建筑群。只见这里古木参天,荫翳蔽日,楼榭参差,殿阁如聚,三层阁楼式建筑的玉皇阁大殿高耸云霄。殿前院内翠竹奇花,周边还有树龄达800余年的黄连木。大殿顶层上现存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称为“诺邓一绝”,在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在诺邓古村的风景名胜一一停驻过后,视野回到村口的盐井,这里可以算作诺邓的起点,它给诺邓带来了千余年的繁华、风光与荣耀,将诺邓由一个僻静的山村嬗变为茶马古道上喧闹的通都大邑,也见证了诺邓由兴盛转向衰微。诺邓盐业的停产,换来了对古建筑、民俗、文化和生态的保护,使这个南诏时代遗传下来的千年古村在遥远的西南边陲令人流连忘返。

诺邓行记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本集部分旁白?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摘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在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第2集上

诺邓古镇在哪里2019诺邓古镇旅游攻略

? 虽然在云南生活过多年,也是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故事,我才知道云南除宣威火腿外,还有诺邓火腿的存在。故事精彩,隔屏就闻到火腿的香味,是味觉让我记住了诺邓。

? 感谢同学们的组织和邀请,2021年4月的怒江大峡谷之行了却了自己一桩多年的心愿,美中不足的是独龙江之行以及借道梅里雪山、香格里拉返昆的未能实现,到诺邓也是无心插柳,大伙儿的兴致并非盎然,认为住一宿足矣。

? 抵达诺邓天已经全黑,才安顿好住宿,不知是否老沈已经感应到了诺邓的某种暗示,提议在这里住上两个晚上。一言既出,大家意见出奇一致,同意老沈的建议。

? 我们当天上午是从福贡出发,沿怒江而下。虽然重走来路,各位依然惦记沿途风景,玩兴不减,一路恋恋不舍,走走停停,真正上路已近中午时分。在泸水市称杆乡吃了午饭后继续赶路。沿江水蜿蜒、依山势起伏的公路,我们穿越碧罗雪山,别怒江入大理境界,逆澜沧江而上,风尘仆仆,直到晚上八点才抵云龙县吃晚饭。

? 出县城向北约7公里,便抵诺邓。来到停车场,诺邓就在面前,下了车两眼一抹黑,却不知应该向左还是向右。幸好遇到一对刚从外面返回的游客,上前一打听,他们热心推荐了所住的民宿。我们欣然同意,尾随前往。

? 脚底尽是弹石路,走过一截平路就开始上坡。没有路灯,只能借了不知哪里泄出的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路面凹凸不平,脚步就拘谨,不得不打开手机照明,试探着小心向前移动。

? 手机灯光有限,各人自负行李,还得辨清自己的脚下。一路车马劳顿,现在又遇上坡过坎,身心俱疲,脚步越来越沉。上得一段坡就开始喘息,再上一段就大汗淋漓了。

? 终于来到一处小院门口停下,男游客朝里叫了几声老板。片刻,灯亮,门响,来人开门,侧身将我们让进院中。借灯光这才看清来人是个道士打扮,束发盘髻,蓄须长髯,身着道袍,体态微胖。一口标准 普通话,不像是本地人。细聊中得知来人就是一位道士,近三十人生,江苏徐州人士,来此定居多年,经营这家民宿。

? 院子不大,种满花草,朴实随意,有了歇脚处,家的感觉油然而生。一看我们来人,道士老板颇为歉意,告之小店已经客满,只能另寻他处,并帮忙联系到另一家客栈,带领我们前往。没有办法只好离“家”出走,出门还是爬坡,还得继续上行。

来半道迎接我们的客栈老板娘,站在高处提醒大家注意脚下,亮丽的声音将黑夜敲得清脆。六个大男人来到客栈,将小小的大堂挤满,年轻貌美的老板娘一见我们亦是十分为难:不好意思,我们只有大床房了,我看让你们两个大男人挤在一张床上怪别扭的。我们觉得也是,那怎么办?老板娘再给我们联系另一家客栈,且价格更便宜。

? 来接我们的小伙子没有歉意,也不为难,说他家住宿没有问题,还背了背箩来帮我们背行李。原以为不用再爬坡上坎了,结果还是继续爬坡上行。只不过坡不长,也不如上来时那么陡。

? 小伙子的客栈分为前后两个院子,房间整洁,设施齐全,十分安静,令人满意。住宿终于解决,大家这才放松下来,一看时间已经十点多了。

? 开始以为诺邓是一个村,后来知道它是一个古镇。我们在古镇走了一遭,虽未谋面,却已相遇,神秘中平添了一份期待。

? 早上6:30分起床,到玉皇阁拍日出。玉皇阁距住地不远,也就七、八分钟的路程,但并不轻松,还得爬很长的台阶。

? 太阳尚未升起,除了鸟鸣鸡叫,一切都还在睡梦中。穿过棂星门,我并未直接进入大殿,而是在殿外绕到另一侧去找日出的机位。这时我才弄明白古镇的地理环境。这里几乎是全镇最高处,再往上就没有建筑。古镇四面环山,坐北朝南沿山势而建,我所在的位置只能见到部份建筑,大部分房屋深陷山坡另一侧。

? 位置不理想,我返身进入大殿。殿内空无一人,陈设简单,存有明清碑刻,建筑也比较新。我在殿内穿院爬楼找了一阵也未找到理想的位置,立即往后山继续寻找机位。

? 山后有一条小道通往高处,沿小道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房屋孤零零的俯瞰着古镇,显得孤傲倔犟,特立独行。

? 一位老人正在门前的小道打扫卫生,日出还得等些时候,我便上前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看到来客十分开心,一定要我到家中喝杯早茶。我说我在等日出,老人立刻明白,告诉我他早就在小道旁最好的地方将几棵灌木砍倒清理了,方便大家拍诺邓。经老人指点,位置果然不错。

? 一边与老人聊天,一边等待日出。老人告诉我,玉皇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之后不断维修扩建,部分建筑毁于兵燹。现存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庙、武庙、静室和木牌坊组成。是以道教为主融儒、释教为体的古建筑群。

? 这里是拍日出的好地方,但却不能拍到古镇的全景。有些遗憾,也只能取一舍二。说话间,最初的光辉已将天边云彩染红,一天又是从最精彩的部份开始。太阳的光芒是从两山的缝隙间刺出,悄无声息一点点推进,将古镇的光明一层层铺展开来。即便是隐入云层,也忘不了留下一束光芒投向五百年不倒的玉皇阁。那些楼阁,那些黄连木,那些房屋,那些田野,还有我和身边的这位老人,无不沐浴在温暖之中。于是,古镇苏醒不再安静。烟火在屋顶袅袅升起,从容自若,随风悄然淡入丛林。一声吆喝,马蹄声碎,山间铃响马帮来。天空不再孤寂,有阳光作伴,一群小鸟飞向远方。诺邓,你早!

? 正在拍照中,同学发来短信,到一处名为大青树的地方集合用餐。光线渐强,便收好相机,与老人告别,前往下面的大青树。

? 由高处往下走,笨重的相机包也轻了不少。迂回于房屋间的道路狭窄,遇到骡马通过,人就得让行。垫路的青石板磨得精亮,可鉴人影。骡马们聪明,不走青石板路,顺着路边的土路而行,一步一坑,防滑。辩不清方向,只能估计大致方向,来回乱串,走了不少冤枉路。拐过一个墙角,鲜红的三角梅如瀑布一般,从石砌的山墙上泼泻下来,阳光把三角梅渲染得浓郁热烈,一墙花艳得不真实,炝得双眼难睁,让人迷离。走过花墙,不远处就是大青树。

? 后来才知道,大青树实为三百余年的高山榕,位于古镇的偏高处。树干高大,枝叶茂盛,极易辨识,成了古镇的中心和标志。坐在大青树下的屋里享用美食,每扇窗户的外面就是一幅画,移步换景,秀色可餐。

? 唐代便有了身份加持的诺邓,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长命千岁,如此风水宝地,不知当初白族先祖是如何看中的它?阳光恬静,微风和煦,窗外的诺邓着实让人迷恋,令人遐想。

? 昨晚爬过的坡,上过的坎,今日加倍奉还,只不过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由高而低行走诺邓。穿过红墙黛瓦,仰望牌匾楼阁,挤进门缝,窥视院中,试图一探究竟。

? 那些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形态不一,姿态?然,三房一壁照,四合一天井,家家有,户户有传说,故事各异,相承一脉,尤如房屋的滴水屋檐,上上下下,层层递接。

? 那些庭院不事张扬,主人好客,出入随意。花草果树满院,一派勃勃生机。诺邓人将春天深藏其中,让人难以查觉,有幸一睹,无不惊艳。

? 那些高原红土,始终让泥塑石砌的诺邓保持着与大地一样的色彩,男女老幼,鸡狗马骡,房前屋后,院庭居室,无一不被浸染,既便是那些冥顽的石块也泛出淡淡的紫红。只要晴好,慷慨的高原阳光总会为诺邓的神秘再涂一层暖色。

? 那些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盐马古道,林荫夹路,幽静而又神秘,曾经的繁华和喧嚣早已隐匿在石板中古道旁,只有风还在喃喃低语诉说久远的故事,往事并不如烟。

? 读懂诺邓谈何容易,既便走遍了这些石阶古道、巷口道岔、天井壁照,诺邓依旧扑朔迷离。

? 下至山脚沟底,便进入河东民宅。盐地街盐局旧址旁边的一处四合院,门口支灶烧柴炉火正旺,大锅热气腾腾,古老的熬盐加工方式仍在继续。大姐用大勺搅拌着,不断捞出卤水中的“垢”,废弃一旁桶中。锅中已经熬制了十几个小时的卤水,正是出盐的辰光。朝锅底一舀,一勺白花花的盐翻出水面,晶莹剔透,千年不变。忍不住伸手捉住几粒晶盐入口,诺邓的井盐有点甜。

? 诺邓有“以井代耕”的传统,曾经的繁华当然离不开那口盐井。眼下那口举世闻名的盐井就保护在村口路边坡坎下的井房中。井深21米的盐井,从汉代起就不断为人们提供卤水,让诺邓富甲一方,成为大理古国的盐都,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

? 千年河东,千年河西,世事难料,诺邓因盐兴旺繁荣,也因盐渐渐垂暮。如今古镇还在坚守古法提盐的仅有三、五户人家,成盐也仅为自用或当作工艺品售卖。欣慰的是诺邓盐是腌制诺邓火腿这一公开秘密得以传承至今。淡出世人视野的诺邓,因为一方美食,终为你我揭开了自已的前世今生。意料之外当属情理之中,不知这是诺邓的幸还是不幸?

? 搜寻的脚步没有停止。穿出河东民宅,沿石阶上到山腰,面对的就是北山,古镇一览无遗。楼院层层连叠,台梯重重相接。河东民宅与北山不同,一溪之隔,河东地形平缓,藏于崇山怀抱,依托地势构舍,居安烟火百家。

? 在北山的重楼密林里,找到了我们下塌的小青树客栈身影。那是一座三合一照壁格局的白族传统庭院,也是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所在地。随着诺邓知名度提升,游客不断涌来,民宿雨后春笋般兴起,如今当家的后生黄锐,在庭院前后新造了客房,大门外二层小楼还在建造中。后生可畏,可见出手不一般。

? 1383年明朝在诺邓设立“五井盐课提举司”,若干年后的某个黄昏,千里迢迢由福建迁来的黄姓家族祖上抵达了这里,这位职位在县令之上的官员来这里专司井盐交易,人称黄提督。不知他有没有料到,黄姓后代因此在诺邓繁衍生息了550多年,溶进了白族的血统。到了黄遐昌这一代已是17代孙了。到了黄锐这一辈我想也应该有20代了吧。托祖上的荣光,黄姓家族中曾出了二个进士、五个举人和一百多个秀才。矗立在大青树旁的那座“世大夫弟”牌坊庄重古朴典雅,令人起敬,成为盐业经济促进文化繁荣的最好诠释。

? 黄锐三十多岁,单身一族,在外打拼多年,近年回归故里,撑起一片家业。黄老板话语不多,纯朴善良,待人真诚。听说我们晚上在他家吃饭,早上就牵着骡子下山为我们购食材,直到下午才返回。

? 晚饭前,在黄锐邀请下我们参观了设在正房二楼的博物馆。黄锐指着覆盖堂屋顶上竹篾编制的“福”字图案告诉我们,这在全国独一无二,它老人家已经180余岁了!没有主人的指点,外人很难察觉。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极窄的楼梯将我们引上二楼。屋中和厢房陈设展出了208件家传文物和生活用品,量米的斗、称重的称、背卤水的桶、甚至来自西藏的铃铛;祖辈遗作、家传手稿、活字印刷、画作雕版不一而足。

? 件件时间碎片,一部无声家史,透过雕花窗棂的光线与屋内灯火,都不足以让人看清每一处细节,这更加激发了各位探寻的好奇心。扶案细察,凝神屏气,揣摩品鉴,贴近这部家族历史隐藏的力量,试图拼凑出背后的万千可能。

? 想不到黄老板做得一手好菜,在厨房一阵忙碌,为我们端上来清饨鸡汤、香椿炒蛋、番茄豆腐、油炸花生、清炒莴笋,当然少不了诺邓的火腿。食材很普通,味道不一般。除此之外,同学老纳民族风味的喝酒歌,老倪信手拈来的打油诗,老丁令人捧腹的段子,老沈吴侬软语的旅游趣闻,无不是今晚下酒的好菜。在这个黄昏,在这个四滴水四合院的天井里,六个男人欢歌笑语,推杯换盏。黄锐也乘兴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向我们讲述家族的昨天和他的明天。晚霞映红了天井上空,突然想到黄提督来到诺邓的第一个黄昏是不是也如此美好?

? 明天我们即将返程,夜色中的小院宁静祥和,酒足饭饱的各位仍不肯散去,移步来到后院廊道下,借一缕山风,捧一杯热茶,要在文章的最后,揭晓老沈最初的想法,为诺邓的故事,也为诺邓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诺邓的故事尤如今夜的满天星宿、上弦之月深邃神奇。那些故事起起伏伏、层层叠叠、曲折蜿蜒、纵横交错,走进诺邓就迷失在历史的长卷中。不经意间,抬头就是一处精彩,俯身就是一处意外,近在咫尺又相距悠远,赞叹唏嘘之余,却不知意料之中还有意料之外,精彩之中还有精彩,寻寻觅觅,不见开篇也不见结局。

? 星移斗转,月光如水。

(2021年10月16日至29日写于居家抗疫中)

以《舌尖上的中国》的文体写一篇短文

云南拥有大量的旅游景点,而诺邓古镇作为云南众多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人前往。在这里,不仅能够游览多处美景,还能品尝到多种美食,那么在云南诺邓古镇最佳游玩季节什么时候?景区有哪些特色?以及前往的交通路线怎么走?面对大家的困惑,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瞧瞧!

诺邓古镇景点介绍

诺邓古镇一直叫做“诺邓”,由于从来没有更改过名字,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仍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诺邓井盐因盐质优良、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以至盐商情愿加价竞争收购,使诺邓井盐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上流通互市的一种重要商品。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国》短短6分钟影像更是让诺邓火腿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Tips

1.门票:联票60元(包括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

2.游玩时间:半天

3.最佳季节:四季皆宜,诺邓目前游人较少,因此不必太担心游览高峰问题

景区特色

(一)感受隐世古村的风土人情

(二)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三)拥有很多优良盐质

(四)品尝多种著名风味小吃

(五)舌尖上的中国取景地

交通路线

自驾:从大理客运站出发-杭瑞高速-终点。

首先写具体特产怎么来的,注意细节。最后你记住要承载着什么,比如幸福,坚忍等等东西。

下面我给你看下他的旁边风格你借鉴一下。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

们。